 |
隐居的日子 摘自叶辛《湘西奇女莫淑珍》 |
 |

1998年10月,莫淑珍回到湘西,结束了十三年失败的婚姻,更正了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走在阳光灿烂的天地里,觉得生活是如此美好。
告别充满深情的家乡小镇,1998年11月2日回到北京,劈头传来的第一个消息是: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门诊部已关闭三天!原来,在她回湘西的日子里,东直门内北新仓这一条街,成为新闻曝光的焦点。由于街上七七八八的各式门诊越来越多,龙蛇混杂,鱼目混珠,被做为重点打击对象,一刀切下来,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门诊部也随之关闭了。莫淑珍愣住了:难道人生真的如此富有戏剧性?
门诊部关闭了,可门诊部所来的胡同里,每天集聚了很多人打探莫淑珍的下落。对面的小卖部、公用电话亭、小饭馆都成了义务咨询站。
有的外地患者冒充莫淑珍的表姐,说是专门来找莫淑珍的亲戚。来自哈尔滨的一对夫妻说:“别人十年不孕治好了,生下孩子,专门介绍他们来的。”天津的一个妇女说:“同她一起吃药的人,有几个都怀孕了,她来复诊取药却找不到医生了,真正急死人!”
他们说:“你们不告诉我莫大夫的住址,我们要在报上登寻人启事了!”
山东的一个村子里治好了几对,别的人闻讯又慕名来了。
上海来的一对父女,女儿闭经五年,用药三个月后,已开始正常行经,满怀信心来复诊,找不到莫医生,心急如焚,怒冲冲地去找院长。
门诊部的主任说:“诊室里的电话响个不停。许多人打电话到中医研究院说,怀孕了要拿保胎药,还有个别人没续药发生了先兆流产。”
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当时当地的具体原因,使莫淑珍一时间什么都不能做。许多怀孕的妇女来报喜找不到莫淑珍,只有把他们的安慰和祝福打到莫淑珍的BP机上,他们说:“我们相信您,感谢您!等你再开诊,一定带着孩子来看您!”
消息灵通的人,脚可快了。门诊部有的医生早已为自己留好了退路,东方不亮西方亮,又去别的地方开门诊了。只有对中医研究院一往情深的莫淑珍,无处可去。
下岗一年,莫淑珍得了严重的健忘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烦躁,时时撞击着莫淑珍的心。
一天,一位朋友介绍莫淑珍去东直门外斜街的门诊部,并说已跟门诊部主任打了招呼,约定下午两点见面。莫淑珍一走到东外斜街,只见门诊部外面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窄小的走廊里,有几个穿白大褂的人,一副戒备的目光。负责人办公室,一位中年男医生说不上几句话,一直背对着莫淑珍,莫淑珍一点儿也找不到感觉。
莫淑珍到北京来,是认为湘西的土家族医药能够造福中国人民、世界人民,莫淑珍也需要一份欣赏、一种扶持,并不是多卖几副药,少卖几副药的问题。
莫淑珍从那个门诊部撤回来了,没有深谈。和这种人打交道,莫淑珍宁愿选择在家。
一天,路过东四十条,一个好像叫“国医馆”的地方,她也进去看了看。墙上挂了许多医生的照片,都是高资历的,诊室里有几个稀少的病人。外面是一块宽阔的坪地,环境条件都不错,莫淑珍想,如果能在这里工作也可以。
出来时,碰见一位从侧屋出来的穿白大褂的男子,莫淑珍问:“请问这儿招聘医生吗?”那人说:“你是哪儿的?”莫淑珍说:“外地的。”“外地人怎么能在这儿上班!”一双凶巴巴的眼睛狠狠地盯着莫淑珍。莫淑珍逃跑了,心里还不服气:毛泽东也是外地的,还在你们这儿当了几十年的主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