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揭开女性不孕之谜 (1) 摘自叶辛《湘西奇女莫淑珍》 |
 |
还是在1984年,莫淑珍在健康报上看到一篇报道,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有个许润三教授,治疗不孕很有名望,外国总统夫人的红地毯已铺到他的办公桌前,给莫淑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独有偶,八十年代初期,湖南省沅陵县男性病医院刘明汉院长治疗男性不育,同样闻名全国。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全国所有的报刊杂志对他进行详细报道,全国各地不生育的夫妇潮水般涌向小小的沅陵,顿时,医院病床爆满,县城里的老百姓增开起了旅馆,热闹非凡。
这件事对莫淑珍触动很大,原来中国不孕不育的人群如此庞大。莫淑珍从小跟随祖母采药,十年、二十年不怀孕的妇女,祖母一剂药下肚就能怀孕,简单而自然,根本不用住院,回家吃药,生了孩子来报喜,送鸡送蛋送腊肉,就算礼成。
莫淑珍有心了,开始在相关的报刊、杂志上留意这方面的知识。医学资料统计,在中国,有百分之十的育龄妇女没有生育能力,国外统计不孕症的发病率高达百分之十五到二十。西医有高科技的检测技术,能尽快查出病因,但在治疗上收获甚微。
1978年7月,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试管婴儿的成功是生殖生理、胚胎医学等多学科发展的结果,为西医治疗不孕症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但在八十年代初,其成功率在世界范围内都很低,只有百分之十到三十,报道美国百分之三十,英国百分之十六,中国百分之十左右。
世上许多本该称心如意幸福美满的家庭,因没有子女而苦恼,不少本来安详的家庭,因没有子女而破裂。还有许多不孕妇女,因不孕而遭歧视,备受欺凌,甚至对生活失去希望。
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指出:不孕症是全世界一个主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
莫淑珍又想起了幼时的往事,在故乡合水的那年夏天,一对到公社来闹离婚的夫妻,吃了祖母的药,后怀孕生子,抱着大红公鸡来家报喜。
故乡还有个农妇,有“滑胎”毛病,结婚十年,流了十次,丈夫对她十分冷淡,婆母骂她是“扫帚星”,她自己也抬不起头,几次都欲投水自尽,后来找到祖母时,已是面黄肌瘦,弱不禁风。祖母为她配了几副药剂,嘱在怀孕期每月用一剂,十个月后,她生了一个胖儿子。
这样的事一幕幕在莫淑珍的脑海里闪现。祖母说过:有一年,麻阳县来了三十二个女人吃喜药,只有一个女的不孕,其余都已生育。
是啊,土家族医药治疗不孕症与习惯性流产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它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经过世代相传,千锤百炼,凝聚了中医药之精华。为这样的想法所激动,莫淑珍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和土家族生活习俗、传统药学有关的知识。
她是个想到了就要去做的人。考虑再三以后,她跑去对院长说:“在我们县医院开一个不孕症门诊吧,用湘西的草药。”
好事多磨,经过几年悄无声息的努力,莫淑珍在业余时间收治县城内外的不孕症患者,有三十多人治愈生育。她们中有的恰是医院医生的亲戚朋友。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莫淑珍把它上报到各级领导,州科委、县科委把它定位科研项目落实到县医院。在局长吴光辉、院长李永年、副院长李诗友和刘克清的支持下,1989年8月,泸溪县人民医院女性不孕症专科门诊正式成立了。
新的科室建立,外界信息不通,病人所知甚少。妇产科门诊及住院部医生将她们难以治疗的妇科病人介绍过来用中草药治疗。内科一位护士的姐姐,五十三岁,患“子宫肌瘤”,子宫大出血。用了中西药治疗无效,血色素下降为四克,西医建议切除子宫。后来到新成立的专科门诊处医治,莫淑珍仅用了九天止血药,流血停止,随后绝经。考虑到绝经后子宫会逐渐萎缩,那子宫内的肌瘤也会慢慢萎缩,可以不用手术,免了一刀之苦。姐妹俩很高兴,送了几捆面条为谢礼。
同期,有三位子宫大出血的妇女,用药后均治愈。
有许多产后上环腰痛,月经淋漓不尽,诱发子宫内膜炎患者,取环又害怕再次妊娠,来莫淑珍这里医治,每人三剂药,药到病除,这些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又成了妇科保健药。
随着莫淑珍治愈的病人逐渐增多,湘西《团结报》刊发了她的消息。湖南怀化《雪峰》杂志主编胡柯老师专程采访后,由泸溪县文联主席侯自佳、徐助双、杨清豪老师主笔写的《揭开女性不孕之谜》一文,在《雪峰》杂志登载,邻县的沅陵男性病院沸腾了。病人拿着这本杂志“哗哗”翻着,纷纷奔走相告,原来那个医院大部分住的是女性不孕患者,她们于是呼群结伴而来。
后来,《湖南妇女报》记着又采访了莫淑珍,在报纸上整版报道,并预言:成功的花环一定会挂在莫淑珍胸前!
贵州的患者,广西的患者,山东的患者,浙江的患者,加上不胜其数的本地患者,全国各地的患者将她们热切的求医的心捧在莫淑珍面前。莫淑珍深感任重而道远。
不孕症门诊开张半年之后,门庭若市,每天有二三十对夫妇排队看不孕症。每天有二三十封信要看,下班回家吃完晚饭,病人陆陆续续来串门,一大群人坐一屋子,谈天说地到十点后方才散去。之后才能回信,要到午夜一点才能休息。
经常星期天还没有起床,就有从外地来的患者开始敲门,说是刚坐火车过来,要先看看医生是否在家才能放心去找旅馆。晚上来的患者会先找到莫淑珍家,然后由莫淑珍带着去找旅馆。碰上吃饭的时候,坐下来一块儿喝一盅,莫淑珍和她们建立了雨水之情......
湖南泸溪县人民医院治愈的病案一天天地多起来,莫淑珍的名声也便逐渐传开了。
在湖南的一道山湾,住着一户独门独户的人家,男的姓罗,女的姓张,男耕女织,夫妻恩爱,侍奉一老母。母亲三十多岁守寡,千辛万苦养育儿子,本指望早添子孙,人丁兴旺,却不料儿子结婚八年,头一年媳妇早产一次,之后一直未再有身孕。媳妇在县医院治疗三年,又去省级医院治疗二年,中药、西药吃了几箩筐,亲戚朋友,能借的钱都借来治病了,仍然不见有一男半女的迹象。老母七十多岁,想到香火无从延续,罗家将要绝孙无后,终日忧郁寡欢,连急带病,一命归西,临终前不能抱上孙儿,死不瞑目。儿子深感不孝,灵堂前以头撞墙,哭晕死过去。
后来从《湖南妇女报》上知道了莫淑珍,两口子喜出望外,于1989年12月8日来到泸溪县人民医院。莫淑珍仔细询问病史:八年前于妊娠六个月,早产一次,之后一直月经过多,经行腹痛剧烈,B超显示左侧卵巢囊肿74mm×40mm,输卵管通而不畅。
治疗:给予补肾助阳,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调经助孕的中草药治疗一个月,左侧卵巢囊肿消失,当月怀孕。患者夫妇来报喜说:“第一家医院告诉我们怀孕时,我们不相信,又去了第二家医院,还是尿妊娠试验阳性,再去第三家医院,均显示阳性,我们信了,嗨,真像做梦一样!”患者丈夫手里举着三张化验单,喜笑颜开,拉着他那娇小的妻子一定要给莫淑珍这个大恩人行跪拜礼。
后来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可爱极了。
泸溪县一名姓张的患者,三十多岁,结婚五年未孕。这位温柔美丽的姑娘是一位军人的妻子,到处求医问药没有结果。找到县医院莫淑珍门诊,经B超检查为“双子宫”,正常治疗三个月怀孕了,又出现先兆流产,赶紧用中草药保胎。后来足月妊娠,在县医院妇产科行剖腹产,得一女婴,发育正常。其军人丈夫的激动可想而知。
之后又有几例双子宫患者陆续治愈生育。
广西一位三十八岁的农村妇女,因为闭经八年,一直未孕。闭经是妇科病中很难治疗的病,患者年龄又较大,莫淑珍的信心不足,开了七剂药让她带回家去了。后来她村子里另一妇女来求医,告诉莫淑珍说:“上次那个姓王的闭经的患者用了七剂药后怀孕了。莫医生,你给了她几剂药说难治,连病历都没写,她居然一下就怀上了。”莫淑珍心里在说,真是奇迹。
在来自四面八方的赞扬声中,莫淑珍又面临新的难题,找她看病的不孕症患者中,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属于输卵管阻塞,这是一个现代病,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古时治疗不孕症,一剂药就能怀孕,而在她继承的土家族古代秘方里,没有涉及这个问题,怎么办?
从沅陵男性病医院源源不断过来的病人中,许多是输卵管阻塞患者。莫淑珍面对一对对渴盼的目光,只得如实说:“这个病我不会治,祖母没有教我。”一对对夫妻背着沉重的包袱,绝望地看着莫淑珍,迈着失望的步子走了。有的患者说:“为了治这个病,已经卖掉了两栋房子。”还有患者告诉莫淑珍:“明天要从男性病医院过来一百多对,看输卵管阻塞。”莫淑珍怕他们跑冤枉路,赶紧说:“回去告诉他们,我不会治这个病,不会!”